菜单
百万市场主体背后的“宝安密码”
2025年08月31日晶报

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监管局获悉,截至2025年7月底,宝安区登记在册的市场经营主体突破100万户,达到1003102户,实现历史性跨越。

一百万户,意味着什么?在全国上千个区县里,深圳宝安率先跨过这一里程碑。透过数字看见背后的经济活力:大街小巷的小店生机盎然,产业园区的机器昼夜轰鸣,创新企业的研发灯火通明……从“”的烟火气、“独角兽”的科技范到“龙头企业”的链主力,百万主体共同构筑起宝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肌理。

为什么是宝安?顺着“极速办”的高效起步、“精准扶”的全程陪伴、“优体验”的消费升级与“信无忧”的信用监管,不难读懂百万主体背后的“宝安密码”。

提速起跑:“极速办”让创业一步到位

“上午申请食品经营许可,下午我的饮品小店就开张了!”在宝安,一位年轻创业者的感叹,道出了“宝安速度”的真切体验。在这里,创业是一步到位的“即刻出发”。

这种速度的背后,是宝安区在全市率先探索小餐饮食品经营许可领域试点“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”,即经营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的小餐饮事项被认定为低风险项目,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免于现场核查,审批环节大幅压缩。

如果说制度改革让审批“减负”,那数字化赋能则让体验“提速”。宝安区“一件事”集成服务领跑全市,让创业者一次申请完成多证办理,实现“一表申请、一网通办、一日办结”。截至目前,开办餐饮店、商场超市证照“一件事”累计办结855件,占全市67.53%。音视频双录电子签名全面推行,现场预约量同比下降近六成,企业开办成本不断降低。AI智能机器人“小宝”可自主完成身份证读取、材料上传、回执打印,企业迁入等高频事项“零跑动”。

更深一层的“快”,源自开放协同的格局。在“港澳e站通”,港人港企“足不出港”即可一站式开办-宝安企业。森港口腔医院正是在这样的制度支撑下快速落地,成为《总规》发布后全市首家台港澳独资口腔医疗机构。

商事登记的“加速度”,为百万市场主体注入制度“养分”。这里的“极速办”,不仅让企业“快起来”,更让信心“热起来”,让市场的活力在宝安竞相奔涌。

扶企成长:“精准扶”为企业全链条赋能

如果说“极速办”解决的是从0到1的效率问题,那么“精准扶”则着眼于从1到100的成长之路。宝安的扶持,没有停留在补贴减免的“洼地思维”,而是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托举体系,其“助龙+助苗+护园”的帮扶路径,“码上问需、有求必应、无事不扰”的服务模式,让企业无论大小,都能在最合适的生态位中汲取成长所需的“养分”。

龙头企业,是产业链条的“参天大树”。宝安市场监管局推进质量标准强企强链强区建设,引导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,举办质量标准培训和检验检测供需对接会8场次,累计辅导568家次企业,助推兆威机电成功入选省政府质量奖建议名单。强链、补链、延链,由点及面,示范效应逐渐放大。

成长中的科创企业,则需要更精准的“滴灌”式滋养。宝安市场监管局升级知识产权金融服务,今年以来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40亿元,惠及科技型中小企业174家,累计建成11家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。知识产权不再只是“墙上的证书”,而是企业融资的“真金白银”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立足知识产权强县建设大局和市场监管职能职责,宝安市场监管局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质效为切入点,带动区域实现知识产权“创造、保护、运用、管理、服务”创新链整体水平提升,专利授权总量连续多年位居深圳各区首位。目前宝安已完成全省唯一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,同时正在稳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建设。在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,宝安企业斩获各类奖共计9项,宝安知识产权从“大区”向“强区”加速迈进。

提振消费:“优体验”让烟火气更足

消费热度,常常是一座城市活力的最佳注脚。今年7月,宝安大悦城开业首日客流突破42万人次,近100家品牌斩获全国销售冠军,近50家品牌登顶深圳销冠。事实上,如海雅缤纷城、壹方城、大仟里、欢乐港湾,宝安的商圈几乎是“新开一家,火爆一家”。火爆的背后,是宝安区对消费环境持续的提档升级。

今年,宝安区出台《“提振消费‘宝’驾护航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”若干措施》,让“买得安心、用得放心、遇事省心”成为常态。数据显示,2025年以来,全区新增“放心消费双承诺”单位369家、消费者权益服务站31家,实现124个社区全覆盖。

在消费治理上,宝安区直面群众关切。针对预付式消费纠纷频发的问题,宝安市场监管局面向108个社区开展18场消费宣传活动,扎实推进3家预付无忧商圈和1家“无价格欺诈商圈”建设。数字人民币监管账户已累计签约565户、监管资金3.8亿元,形成资金安全屏障。高风险主体核查2735家,群体性投诉同比下降。那些曾经让消费者担心“卡里的钱打水漂”的烦恼,正在被切实化解。

一个良好的消费生态,不只是热闹和人气的叠加,更在于背后有一套可持续、可信赖的制度保障。宝安正是通过不断提升“消费体验”,让市民“敢消费,能消费,愿消费”。正因如此,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在宝安落地,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在宝安停留。

信用宝安:“信无忧”让市场行稳致远

如果说“极速办”为市场主体打开了第一道大门,“精准扶”为企业成长提供了全链条托举,“优体验”让消费环境更加安心舒心,那么“信无忧”,则是这片市场生态长久繁茂的关键保障。

企业过去最怕的“多头上门”,如今变成了“一门统筹”,检查不添麻烦,反而带来定制化合规建议。如今,宝安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各职能部门已完成11个跨部门联合检查计划,联合检查占比达57%,真正实现“一次进门、查多项事”。这种“无事不扰”的背后,是“有信必依”的制度支撑。宝安市场监管局牵头打造了“1+2”综合监管场景,编制“一业一册”“一业一规”,让不同重点业态有了清晰的操作指南。

而“宽严相济”的执法理念在这里也有了具象表达。宝安探索“信用修复三书同达”机制——合规建议书、处罚决定书、信用修复提醒函同步送达,对164宗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依规实施减罚免罚。对守法者“不扰”,对轻微违法者“帮改”,对恶意失信者“严管”,在这套有温度的信用监管中,企业切实感受到“既有阳光雨露,也有风清气正”。

从“开办更快”到“成长更稳”,从“消费更优”到“信用更安”,宝安市场监管改革的一步步探索,串联起企业从出生到成长、从交易到守信的全过程,更是宝安区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道路上的实践探索。

“这里有速度有温度,有信任更有空间。”这是不少企业主选择宝安的原因。“百万规模”的达成,是一个新的起点,也是更多创业者勇于逐梦、敢拼敢闯的开始。

相关资讯